作為一個整天在廚房打轉、聞到米香就忍不住流口水的愛吃鬼,「年糕」絕對是過年或嘴饞時我心中排行榜的常勝軍!QQ彈彈的口感,無論是樸實的甜香還是鹹辣的風味,每次都讓我停不下筷子。但說實在的,外面買的固然方便,自己做年糕的樂趣和成就感,還有那份「我知道裡面放了什麼」的安心感,真的無可取代!不過嘛… 老實說,失敗的經驗也不少(比如蒸出來變年糕湯,或是硬得可以當武器…),踩過不少雷之後,總算摸出點門道。今天就來跟大家掏心掏肺,分享我珍藏、實驗過超多次的年糕做法秘笈,保證步驟清晰,避開我曾經掉過的坑!我們從最經典的開始吧!
目錄
傳統古早味紅糖年糕

這款真的是阿嬤的味道啊!香醇濃鬱的紅糖香配上單純的米香,冰冰涼涼切片吃,或是裹粉炸到金黃外酥內軟糯,想起來就流口水。但要做好它,關鍵就在於「粉漿的濃稠度」和「蒸的火候」,我失敗的第一次就是水放太多,蒸出來軟趴趴不成型,心超痛(糯米粉不便宜啊!)。
食材:
材料 | 份量 | 關鍵選擇要點 |
---|---|---|
糯米粉 | 500克 | 推薦用臺灣本地水磨糯米粉,粉質細緻(像是義X美、XX牌都不錯,避免用太便宜的雜牌) |
紅糖 / 黑糖 | 350-400克 | 喜歡甜一點或用深色紅糖(如沖繩黑糖)就放400克,想淡雅點或一般紅糖放350克。黑糖香氣更濃鬱! |
水 | 550毫升 | 煮糖用約400ml + 調粉漿用150ml (視粉吸水情況微調) |
沙拉油 | 1大匙 (約15ml) | 幫助脫模,也讓表面光亮(可省略,但脫模較難) |
做法:
步驟看起來簡單,但魔鬼藏在細節裡!特別是攪拌粉漿,絕對不能偷懶,否則蒸出來會有可怕的粉粒感,口感超扣分。
- 煮糖水: 拿個小鍋,把550ml水中的400ml水加入紅糖,用小火慢慢煮。邊煮邊輕輕攪拌,直到糖完全融化,絕對不要煮到大滾冒泡!糖水煮滾過頭會讓水份蒸發太多,比例就跑掉了(我的第二次失敗就是這樣…蒸出來硬邦邦)。糖融化後就關火,放涼到溫溫的(摸鍋邊不燙手),很重要!太燙沖入粉會瞬間變漿糊結塊。
- 混合粉漿: 找個大盆,倒入糯米粉。把溫的糖水慢慢、慢慢倒入粉中,一邊倒一邊用打蛋器或筷子快速、用力地攪拌!這步驟是「糊化」的開始,關係到成品會不會有顆粒。我習慣留最後的150ml冷水下來調整濃稠度。一開始粉漿會很稠,別緊張。
- 調整濃稠度: 持續攪拌,看看粉漿的狀態。目標是像濃稠的優格,或是打發的鮮奶油那樣,用打蛋器劃過會有痕跡,但會慢慢消失。如果太稠攪不動,就一點點加入預留的冷水(真的是一點點加!);如果太稀(像牛奶),那就完了…補救方法只能是再加糯米粉(但比例就跑掉了,風味會變淡)。這個稠度是成功關鍵!我的黃金比例是糖水全下後,通常還要再加50-100ml冷水。
- 加油 & 過篩: 加入一大匙沙拉油,攪拌均勻。接著,務必把粉漿過篩一次!這能濾掉任何小顆粒,保證口感細緻滑順。別嫌麻煩,這步省不得。
- 準備模具: 找個深一點的容器(玻璃保鮮盒、金屬便當盒、傳統年糕模都可以),內壁均勻抹上薄薄一層沙拉油(方便脫模)。倒入粉漿,稍微輕敲桌面震出大氣泡。
- 蒸年糕: 這是年糕做法最花時間也最關鍵的步驟!
- 蒸鍋加足量的水(避免中途加水!)。
- 水滾後,把裝粉漿的模具放進去。模具上方蓋上一張烘焙紙或耐熱保鮮膜(防止水蒸氣滴入造成表面坑洞或水水的)。
- 蓋上鍋蓋,轉中大火蒸約1.5到2小時!時間取決於模具大小和厚度。用筷子或竹籤插入中心,拔出來完全不沾粉漿才算熟透!千萬別急著關火。我有次蒸一小時就以為好了,結果中心還是糊的,超沮喪。
- 重點: 蒸的過程中,鍋蓋邊緣最好夾條毛巾或留小縫,防止鍋蓋滴水下來(雖然有蓋紙防護,但多一層保障)。中途如果水快乾了,務必加滾水!加冷水會讓蒸氣溫度瞬間下降。
- 冷卻脫模: 蒸好後取出,完全放涼(至少放4小時以上,甚至隔夜)才脫模切片。熱的時候切會黏得一塌糊塗,慘不忍睹。完全冷卻才會定型變Q。這是完美年糕做法的收尾關鍵!
這個經典的年糕做法雖然耗時,但掌握好粉漿稠度和蒸透,成功率非常高!冰冰涼涼吃,那種單純的古早味,真的會讓人想念。

甜蜜蜜紅豆年糕
紅豆年糕是我的最愛之一!綿密的紅豆鑲嵌在Q彈的年糕裡,甜度更有層次。市面上很多紅豆年糕都偏甜或紅豆太少,自己做就能豪邁地加料!不過紅豆處理不好,很容易變硬或破皮,影響口感。
食材:
材料 | 份量 | 備註/小訣竅 |
---|---|---|
糯米粉 | 500克 | 同紅糖年糕,選好一點的粉 |
細砂糖 / 二砂 | 250-300克 | 因為紅豆有甜度,糖量比紅糖年糕少 |
水 | 500-550毫升 | 煮糖水+調粉漿用 |
蜜紅豆 (罐頭或自製) | 約300-400克 | 瀝乾糖水!可以用市售罐頭(推薦XX牌),或用下面方法自製 |
沙拉油 | 1大匙 | 同上 |
自製蜜紅豆 (選項,需預先準備): | ||
紅豆 | 200克 (乾豆) | 選飽滿大顆的 |
水 (煮豆) | 適量 (蓋過豆子2倍高) | 煮軟用 |
砂糖 | 120-150克 | 依喜好甜度調整 |

做法:
- 處理紅豆 (自製蜜紅豆): 如果時間允許,真心推薦自製!紅豆洗淨,泡水4-6小時或過夜。倒掉泡豆水,加入足量冷水(蓋過豆子至少兩指高),蓋鍋蓋用小火燜煮約40-60分鐘,直到紅豆軟透但顆粒完整(輕輕按壓會扁,但不要破皮爛掉)。煮好瀝乾水份(這個水可以喝,很營養)。趁熱拌入砂糖,輕輕混合讓糖融化,放涼備用。這時的紅豆會吸收糖汁變得更飽滿。務必瀝乾再加入粉漿,否則多餘水份會影響口感。
- 煮糖水 & 調粉漿: 步驟跟紅糖年糕非常類似!將500-550ml水中的400ml左右加入砂糖,小火煮融成糖水,放涼至溫。糯米粉放大盆,慢慢倒入溫糖水,邊倒邊快速用力攪拌。調整冷水加入量至濃稠優格狀(比紅糖年糕的漿稍微稀一點點點點,因為紅豆會吸水)。加入沙拉油拌勻。
- 拌入蜜紅豆: 重點來了!將瀝得非常乾的蜜紅豆(罐頭或自製的)加入粉漿中。用刮刀或飯匙輕輕翻拌均勻。千萬不要過度用力攪拌,否則紅豆會破掉!拌到紅豆大致分佈就好。
- 過篩?: 因為有紅豆顆粒,這款年糕做法我通常不過篩粉漿了,不然紅豆都被篩掉了…確保前面攪拌粉漿時沒顆粒就好。
- 裝模 & 蒸製: 模具抹油,倒入拌好紅豆的粉漿,輕震出氣泡。蓋上烘焙紙或保鮮膜。水滾後入鍋,中大火蒸1.5-2小時(視厚度而定),用竹籤測試中心無粉漿沾黏即熟。同樣注意鍋蓋防水滴和鍋內水量!
- 冷卻脫模: 徹底放涼再切!紅豆年糕切開的剖面,看到滿滿的紅豆,超有成就感!
這種年糕做法多了紅豆的層次,甜而不膩,風味更豐富。冷藏後切片直接吃,或沾點蛋液煎到兩面微焦,配上無糖茶,完美下午茶get!

鹹香客家風味 – 蘿蔔絲粢粑 (鹹年糕)
吃膩了甜年糕?試試看客家鹹年糕「蘿蔔絲粢粑」吧!這是鹹黨的我超級推薦的變化款。米香混合香菇蝦米蘿蔔絲的鹹香,蒸好後切片煎到恰恰(酥脆),沾點醬油膏或辣椒醬,鹹香軟糯,當正餐或點心都超讚!這款的年糕做法比較像粿,但口感更軟Q。
食材:
材料 (粉漿部分) | 份量 | 備註 |
---|---|---|
糯米粉 | 500克 | 依然主角 |
在來米粉 | 100克 | 讓口感帶點紮實,沒那麼軟爛,很重要! |
水 | 約700-750毫升 | 包含煮配料的高湯 |
鹹配料 (炒香部分): | ||
白蘿蔔 | 約600克 | 去皮刨絲或切細絲 |
乾香菇 | 5-6朵 | 泡軟切丁 (泡香菇水留著!) |
蝦米 / 開陽 | 30克 | 泡軟切碎 |
豬絞肉 (或素肉末) | 150克 (可省略) | 增加油香,素食可省或用香菇丁代替 |
油蔥酥 | 2大匙 | 必備!香氣靈魂 |
醬油 | 2大匙 | 調味用 |
白胡椒粉 | 1茶匙 | 提味 |
鹽 | 適量 | 依個人口味調整 |

做法:
這款年糕做法步驟多一點點,主要是炒香配料,但香氣絕對值得!蘿蔔絲的水份控制是關鍵。
- 處理蘿蔔絲: 白蘿蔔去皮刨成絲或切細絲。加入1茶匙鹽抓醃,靜置15-20分鐘讓蘿蔔出水。非常重要! 用力擠乾蘿蔔絲的水份(擠出來的水可以留一點點調粉漿用,增加風味),擠得越乾,成品口感越好,不會濕爛。
- 炒香配料: 鍋中放點油,爆香香菇丁、蝦米碎。香味出來後,加入豬絞肉炒散至變白。接著加入擠乾的蘿蔔絲,翻炒均勻。加入醬油、白胡椒粉、適量鹽(因為醃蘿蔔有用鹽,這裡不要一次下太多)調味。炒到蘿蔔絲變軟,香氣四溢。最後加入油蔥酥拌勻,關火放涼備用。
- 調粉漿: 在大盆中混合糯米粉和在來米粉。將泡香菇的水和擠出的蘿蔔水(如果有的話)加入足夠的冷水,湊成總量大約700-750ml的液體(包含炒料裡的湯汁如果有)。這個液體應該是溫熱的(不是滾燙的)。將混合液體慢慢倒入粉中,邊倒邊用力攪拌,直到形成非常濃稠、幾乎攪不太動的團狀(比甜年糕的漿稠很多)。這個水量可能需要微調,目標是能成團但還帶點黏性。
- 拌入炒料: 將放涼的蘿蔔絲炒料倒入粉漿團中。這時要拿出「揉」的功夫了!戴上手套(不然超黏),把炒料和粉漿充分揉捏均勻。讓每一絲蘿蔔、每一粒配料都被粉漿包裹住。揉到顏色均勻,粉團有彈性。這步驟稍累,但想到待會的美味就值得了!
- 裝模 & 蒸製: 模具抹油,將揉好的粉團放入模具中。因為很稠,要用力壓實,尤其是邊角,避免有空隙。表面抹平。傳統做法會用香蕉葉墊底,現在用烘焙紙覆蓋表面防滴水即可。水滾後入鍋,中大火蒸約1.5小時左右(視厚度),一樣用竹籤插入中心,拿出來乾爽沒沾黏就熟了。
- 冷卻享用: 完全放涼脫模。切片後用少量的油,小火慢煎到兩面金黃微酥,內裡軟Q鹹香。一定要試試看!
這個鹹年糕做法雖然步驟多,但融合了多種食材的鮮美,層次豐富,是甜年糕之外不可錯過的美味選擇!

快速變化款:韓式辣炒年糕 (用自製年糕條!)
沒錯!連韓式辣炒年糕常用的年糕條,其實也可以自己在家做!市售的冷凍年糕條很方便,但自己做更能控制軟硬度,而且剛做好的新鮮年糕條超級Q彈,冷凍後再煮口感也不錯。這個年糕做法比較接近「條狀麻糬」,但學會了基礎,你就能隨時炒一盤熱辣過癮的韓式年糕解饞!
食材 & 做法:
材料 | 份量 | 韓式年糕做法特點 |
---|---|---|
糯米粉 | 200克 | 份量少,操作快 |
粘米粉 (在來米粉) | 50克 | 增加些微咬勁,不易軟爛 |
滾水 | 約150-160毫升 | 一定要滾燙!用燙麵法 |
鹽 | 一小撮 | 提味 |
沙拉油 | 少許 | 防黏手 |
- 燙麵: 在大盆中混合糯米粉、粘米粉和鹽。將滾燙的熱水(一定要滾!)一口氣倒入粉中。用筷子或耐熱刮刀快速攪拌成塊狀。稍微降溫不燙手後,戴上手套開始揉。
- 揉麵團: 在乾淨檯面上抹點油防沾,把燙好的粉塊拿出來,用力揉!揉到成為一個光滑、柔軟、不黏手又有彈性的麵團(大約需要10-15分鐘)。如果太乾裂,可以蘸極少量冷水繼續揉;如果太濕黏,撒點糯米粉。揉好的麵團蓋上濕布或保鮮膜,休息10-15分鐘。
- 整形: 將休息好的麵團分成幾份,搓成直徑約1.5-2公分的長條(像粗一點的鉛筆)。再用刀切成你喜歡的長度(通常是5-8公分)。或者,也可以在搓長條時,直接用手揪成小段,兩頭搓圓一點,就是常見的橢圓形年糕條。
- 煮熟/儲存: 現做現吃最讚!燒一鍋水,水滾後放入年糕條,煮到浮起來,再煮個1-2分鐘就熟了(時間長短影響軟硬度)。撈起瀝乾,可以直接拌入韓式辣醬做炒年糕!吃不完的生年糕條,表面抹點油防沾黏,裝袋冷凍儲存。下次煮前不用退冰,直接丟滾水煮軟即可。
這個韓式年糕做法相對快很多,不需要長時間蒸製,就能享受Q彈的手作年糕條。新鮮的口感真的比冷凍現成的更讚!
總結一下我這幾年累積的「年糕做法」關鍵心法:
為了讓大家更容易掌握這些年糕做法的精髓,我把所有失敗的淚水和成功的喜悅,濃縮成下面幾個超級重點:
年糕做法其實不難,難的是那份耐心和對細節的講究。每次成功的年糕出爐,那份香氣和成就感,真的會讓人上癮!希望大家都能動手試試看,做出屬於自己家的美味年糕。
Q&A 年糕問題大解惑
每次分享年糕做法,總會遇到一些重複的問題,這邊整理幾個常見的,幫大家避開地雷區:
Q1: 為什麼我蒸的年糕表面濕濕爛爛的,還會出水?
A: 這通常是兩個原因:(1) 蒸的時候鍋蓋水滴下去了! 解決方法:務必在模具上方緊密覆蓋烘焙紙或耐熱保鮮膜,徹底隔絕水蒸氣。(2) 還沒完全冷透就切或脫模。 年糕需要時間降溫定型,熱的時候內部水氣還在活動,切開或移動就容易出水變爛。耐心等它完全涼透(至少4小時),甚至冷藏過夜再處理。
Q2: 冷藏後年糕變得好硬,該怎麼辦?
A: 這是糯米澱粉「回生」的自然現象,很正常!有幾種方法讓它回春:
- 切片煎/烤: 最推薦的方法!平底鍋放少許油,小火慢煎兩面至金黃微酥,內部就會回軟變Q。
- 微波加熱: 年糕切片放在可微波容器,表面噴極少量水,蓋上保鮮膜留縫隙,中火微波15-20秒(視大小調整),取出看看,不夠軟再追加幾秒。小心別過頭,會變硬橡皮!
- 蒸熱: 整塊或切片放回蒸鍋,小火蒸5-10分鐘讓它回軟。但蒸過頭口感會變差。
甜的適合煎烤,鹹的煎或蒸都行。韓式年糕條直接煮或炒就好。
Q3: 我是素食者,做鹹年糕時豬肉可以不加嗎?沙拉油可以用其他油代替嗎?
A: 當然可以!
- 豬絞肉部份: 直接省略沒問題!風味依靠香菇、蝦米(確認蝦米來源符合素食需求,若全素則省略蝦米)、油蔥酥和醬油就很足夠了。可以多加一點香菇丁增加口感。
- 沙拉油: 只是用來潤鍋炒料、抹模防沾、或加在甜年糕粉漿裡增加光澤和幫助脫模。任何耐高溫的植物油都可以替代,如葵花油、葡萄籽油、玄米油。不建議用味道重的橄欖油或麻油,會搶味(除非你喜歡)。
素食者做甜年糕更是完全沒問題,食材本身就不含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