還記得我買的第一盆多肉嗎?是盆仙人掌,結果三個月就被我澆死了。講真,那時候根本不懂什麼叫做「多肉植物品種」,更別提它們各自需要什麼環境。
後來才發現,原來多肉世界這麼大!光是常見的「多肉植物品種」就有幾百種,每種脾氣都不一樣。有些曬太陽會變色,有些反而會曬傷;有些愛喝水,有些兩個月不澆也沒事。這種植物真的沒你想的那麼簡單。
所以如果你正在找「多肉植物品種」的完整資訊,算你找對地方了。這篇會把我這幾年養死又養活(對,死過不少盆)的經驗全部整理出來,從怎麼挑品種、去哪買、怎麼照顧到常見問題,一次講清楚。
新手別踩雷!台灣最常見的10大多肉植物品種
走進花市你一定會看到這幾種,先認識它們比較不會買錯:
- 石蓮花(Echeveria) - 經典款,葉子像蓮花,台灣花市最常見的多肉植物品種之一
- 熊童子(Cotyledon tomentosa) - 葉子肥肥短短,頂端有紅色小點像熊爪
- 玉串(Sedum morganianum) - 垂吊型,適合掛起來養
- 虹之玉(Sedum rubrotinctum) - 曬太陽會從綠變紅,超好養
- 仙人掌家族 - 這個不用多說吧?但其實它算廣義的多肉
- 兔子耳朵(Kalanchoe tomentosa) - 毛茸茸葉片,邊緣咖啡色
- 十二之卷(Haworthia fasciata) - 條紋超美,耐陰性強
- 月兔耳(Kalanchoe beharensis) - 葉子超大,表面有絨毛
- 綠之鈴(Senecio rowleyanus) - 一顆顆圓球串起來,可愛但不好養
- 龍舌蘭(Agave) - 大型多肉,有些品種邊緣帶刺要小心
講真的,如果你是新手,我會建議從石蓮花或虹之玉開始養。這兩種在台灣氣候下適應力不錯,價格也便宜。綠之鈴雖然可愛,但台灣夏天濕熱,它很容易就爛給你看,我已經殺死過三盆了...
多肉植物品種特性一覽表
買之前一定要看這張表,不同「多肉植物品種」照顧方式差很大:
| 多肉植物品種 | 日照需求 | 澆水頻率 | 難易度 | 適合環境 | 價格範圍 |
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 石蓮花 | 全日照 | 土乾透澆透 | ★☆☆ (容易) | 陽台/窗台 | NT$50 - $300 |
| 熊童子 | 半日照 | 春秋1週1次,夏冬少水 | ★★☆ (中等) | 東向陽台 | NT$80 - $500 |
| 玉串 | 半日照 | 土乾就澆 | ★☆☆ (容易) | 吊盆/窗邊 | NT$100 - $400 |
| 虹之玉 | 全日照 | 土乾透澆透 | ★☆☆ (容易) | 陽光充足處 | NT$30 - $150 |
| 仙人掌 | 全日照 | 1-2週1次 | ★☆☆ (容易) | 陽光直射處 | NT$50 - $800+ |
| 十二之卷 | 散射光 | 土乾透澆透 | ★☆☆ (容易) | 室內窗邊 | NT$80 - $600 |
| 綠之鈴 | 明亮散射光 | 土乾再澆 | ★★★ (困難) | 通風遮陰處 | NT$150 - $450 |
看到沒?光是澆水就有這麼多學問。我當初就是不知道熊童子夏天要控水,結果爛根死掉。還有啊,價格波動很大,同樣是石蓮花,普通品種花市可能50元,但特殊品種像「女王花笠」或「雪蓮」,一小盆就要上千元!
多肉植物哪裡買?台灣採購地點與注意事項
買不對地方,你買到的多肉植物品種可能已經內傷:
實體花市推薦
台北花卉村(台北士林) - 品種超多,價格中等,但假日人擠人。
台北內湖花市 - 批發零售都有,早上6點去最便宜。
台中花卉市場 - 中部最大,多肉專賣店好幾家。
台南假日花市(台南公園旁) - 南部品種多,價格實惠。
在花市買要注意什麼?先看根部!輕輕拔一下,如果搖搖晃晃可能根爛了。葉片有無病斑或蟲害(尤其是介殼蟲,白白一點點的很難搞)。過度鮮豔的顏色可能是染的,別上當。
網路購買管道
蝦皮、露天都有賣家,但風險是運送過程可能受傷。建議找評價高的專業賣家,像「多肉植物品種專賣」這類的店通常比較可靠。我買過一次網路的,打開箱子葉子掉滿地,氣死!
小提醒:買的時候問清楚正式品名,別只聽店家叫「小可愛」或「胖胖草」,這樣以後要查資料才知道怎麼照顧這種多肉植物品種。
多肉植物照顧實戰手冊
買回家才是考驗開始,90%的多肉都是被「愛死」的:
澆水真的是門藝術
記住口訣:「寧乾勿濕」。我現在都用竹籤插進土裡,抽出來看乾濕度。澆水要澆透,直到水從盆底流出。千萬不要每天噴幾滴水,根部喝不到水又悶濕,必死無疑。
夏季高溫(超過32度)和冬季低溫(低於10度)是多肉休眠期,這時候要減少澆水頻率!我曾經在七月給熊童子澆水,三天後它就爛給我看。
日照很重要但不是越多越好
大部分多肉植物品種需要充足陽光,但台灣夏天中午的太陽太毒,石蓮花都可能曬傷。建議放在有遮蔭的陽台或是加層30%遮光網。十二之卷這類的反而怕直射光,放室內窗邊就好。
怎麼知道光照夠不夠?看它有沒有「徒長」——莖變細長,葉片間距變大,就是光線不足在求救。
換盆與介質選擇
花市買的多肉通常用普通培養土,太保濕容易爛根。建議換成多肉專用土,或者自己配:
我的配方:赤玉土4份 + 蛭石2份 + 發泡煉石2份 + 腐葉土2份。重點是要排水快!盆子別貪大,比植株大1-2公分就好,太大容易積水。
換盆記得先晾根1-2天,讓傷口癒合再種,不然容易感染。我懶過一次,直接種,結果整株軟爛,學到教訓了。
| 問題症狀 | 可能原因 | 解決方法 |
|---|---|---|
| 底部葉片變黃透明 | 澆水過多/爛根 | 立即停水,檢查根部,必要時砍頭重種 |
| 葉片皺縮乾癟 | 缺水太久 | 澆透水,觀察1-2天是否恢復飽滿 |
| 莖部細長,葉片間距大 | 光照不足(徒長) | 增加日照時間,無法恢復只能砍頭重來 |
| 葉片出現褐色曬斑 | 陽光太強曬傷 | 移到半日照處,受傷葉片無法復原 |
| 葉片有白粉狀物或黏膩感 | 介殼蟲感染 | 用棉花棒沾酒精擦拭,嚴重時用藥 |
多肉植物繁殖技巧大公開
這是我覺得養多肉最有趣的部分!繁殖成功超有成就感。
葉插法
適合石蓮花、虹之玉這類葉片肥厚的多肉植物品種。方法超簡單:
1. 選擇健康飽滿的葉片,左右輕輕搖晃摘下(要帶生長點)
2. 放在陰涼通風處晾乾3-5天
3. 平鋪在微濕的土面上(不要插入土中!)
4. 放在明亮散射光處,等待發根發芽
我試過成功率最高的是秋冬季節,夏天濕熱容易化水失敗。記得不要手賤去動它,我曾經每天拿起來看,結果葉片就爛了。
砍頭法
徒長或老樁的多肉適用。用消毒過的刀片切下頂端,晾乾傷口後插進微濕土中。下面那截通常會爆出側芽,一株變多株!
分株法
適合會群生的品種,像玉露、條紋十二卷。換盆時小心分開相連的根部即可。
專業提醒:繁殖最好在春秋生長季進行,成功率高。夏季高溫和冬季低溫不適合,植株活力差容易失敗。
多肉植物品種常見QA一次解答
Q:多肉植物需要施肥嗎?
A:需要但不多!生長季(春秋)每月施一次稀釋的「多肉專用肥」即可。我習慣用液肥稀釋到1/2濃度。千萬別用一般觀葉植物肥料,氮肥太多會徒長。
Q:為什麼我的多肉不長大?
A:可能原因很多:根部出問題、盆子太小、光照不足、長期未施肥。先檢查根系是否健康,再考慮換盆或調整環境。有些多肉植物品種生長本來就慢,像玉扇,一年長幾片葉子正常。
Q:多肉可以放在辦公室養嗎?
A:要看種類!十二之卷、玉露這類耐陰的多肉植物品種可以,但最好放在靠窗有自然光處。純燈光環境通常不夠,沒多久就會徒長。有空帶它去曬曬早晨陽光吧。
Q:多肉長蟲怎麼辦?
A:最常見是介殼蟲(白點點)和粉介殼蟲(棉花狀)。輕微時用酒精擦拭,嚴重時用「撲滅松」或「益達胺」噴灑。發現後要隔離病株!蟲害會傳染。
Q:多肉需要換盆嗎?多久換一次?
A:需要!通常1-2年換一次,或者當你發現根部長出盆底時。換盆最好在春秋季進行,順便修剪老根。用新土補充養分,盆子大1-2號即可。
進階玩家專區:特殊多肉植物品種飼養要點
如果你已經養死過幾盆普通品種,想挑戰更特別的多肉植物品種,這些要注意:
生石花(屁屁花)
長得像小石頭,超可愛但難搞。夏天完全休眠期不能澆水!澆水就爛掉。生長期澆水也不能淋到植株,得用浸盆法。我養死過兩盆才摸清它的脾氣。
玉扇&萬象
高級品種,一盆幾千上萬都有。需要較高空氣濕度但不能悶熱,介質顆粒要更粗。光照需求高但忌夏季強光直射。新手不建議碰,錢包會哭。
山地玫瑰
休眠期葉片包起來像玫瑰,美翻了!但夏季休眠期要斷水,放在通風陰涼處。秋天醒來才給水。很多人以為它死了直接丟掉,其實是休眠。
講到特殊多肉植物品種,提醒大家注意「藥錦」陷阱!有些不肖商家用除草劑讓多肉中心變色(白化或粉紅),看起來很夢幻,但植株已經受傷,買回家通常活不久。看到中心顏色異常、與外圍葉片截然不同的就要警惕。
多肉植物品種搭配與造景技巧
玩到後來就會想組盆,不同多肉植物品種搭配得當超美:
日照需求相同是首要原則!別把全日照和半日照的種一起,會有人過得不好。我犯過這種錯,結果全日照的徒長,半日照的曬傷。
生長速度接近也很重要。不然快的很快佔滿盆面,慢的被擠死。顏色對比可以創造視覺焦點,例如深紫色搭配亮綠色。
最後是形態搭配:直立型(如蘆薈)、蓮座型(石蓮)、垂吊型(玉串)組合起來層次豐富。盆器選擇也很重要,紅陶盆透氣但水分散失快;釉盆美觀但要注意排水孔是否足夠。
實用技巧:組盆前先把多肉連盆擺在想要的位置,適應1-2週再脫盆種植,避免種下去才發現不適應環境。
其實養多肉植物品種最大的心得是什麼?是耐心。它們長得慢,但看著一片葉子長出新生命,或是熬過夏天後恢復生機的樣子,那種成就感無可比擬。
最後真心話:別怕養死!每個多肉玩家都殺過不少植物(我就殺過十幾盆吧)。重點是從錯誤中學到經驗,慢慢摸清不同多肉植物品種的個性。現在就去挑一盆適合你的品種開始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