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我家陽台那盆養了兩年的熊童子突然掉葉子,嚇得我趕緊拍照問臉書社團。結果一堆肉友笑我:「夏天還敢澆水啊?它熱到在罷工啦!」你看,連老手都會犯錯。今天咱們就來好好聊聊多肉植物盆栽這回事,保證不講教科書那套,只說你用得上的乾貨。
台灣人最愛的多肉盆栽排行榜
走進建國花市或假日市集,總看到攤位前擠滿挑多肉盆栽的人。根據我跑遍雙北20家店做的調查(還跟老闆們喝了無數杯茶),台灣人氣前五名是這些:
| 品種 | 價格帶 | 難易度 | 台灣適應力 | 特別注意 |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熊童子 | 80-250元 | ★★★ | 怕濕熱 | 夏季休眠期要斷水 |
| 石蓮花 | 50-150元 | ★ | 超強 | 路邊都能活 |
| 虹之玉 | 60-180元 | ★★ | 強 | 曬不夠會變菜色 |
| 月兔耳 | 100-300元 | ★★ | 中等 | 討厭葉片積水 |
| 生石花 | 120-500元 | ★★★★ | 弱 | 悶濕必死 |
上個月在內湖花市看到號稱「韓國進口」的熊童子,三吋盆賣到650元。老實說,台灣氣候根本不適合那種溫室寶寶,買回家兩週就爛給你看的例子我見多了。
新手必看的多肉盆栽挑選地圖
北部推薦店家
台北的多肉植物盆栽店密度超高,但坑錢地雷也不少:
有肉 SUCCULAND:中山區的網美店,品種超多但價格貴三成。適合想買特殊品種的人,記得避開假日人潮。
地址: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(近捷運大安站)
(週末下午擠得像菜市場,建議平日去)
簡單園藝:藏在板橋巷子裡的老店,老闆超會教人。我第一盆活過夏天的玉串就是在這買的。
地址:新北市板橋區文化路一段(需預約)
(週三公休別撲空)
中南部挖寶去處
台南的蕨的想買就買根本多肉迷天堂,價格是台北的一半。上次扛了整箱回台北,高鐵票都賺回來。
地址:台南市東區崇明路(週四~日營業)
高雄的多肉王國批發價超殺,但只收現金。
地址:高雄市鳳山區海洋二路(早市6:00-10:00)
(要戴斗笠去,南部太陽超毒)
澆水求生指南:季節對照表
說實話,我養死的多肉盆栽超過三十盆,八成是澆水害的。這張表是用血淚換來的:
| 季節 | 北部澆水頻率 | 中南部澆水頻率 | 死亡高風險行為 |
|---|---|---|---|
| 春 (3-5月) | 2週1次 | 10天1次 | 雨天還澆水 |
| 夏 (6-9月) | 斷水或1月1次 | 絕對斷水 | 中午澆水 |
| 秋 (10-11月) | 3週1次 | 2週1次 | 換盆後立刻澆透 |
| 冬 (12-2月) | 1月1次 | 3週1次 | 寒流來澆水 |
真實慘案:去年七月我手癢給虹之玉澆水,隔天葉片全變透明。老闆只回我:「啊不就告訴你夏天當塑膠花養嘛!」
台灣專屬養護技巧
介質配方大公開
別再買現成培養土了!台灣濕度高,我的獨門配方是:
- 赤玉土 50% (顆粒要選中粒)
- 鹿沼土 20%
- 火山岩 15%
- 炭粒 10% (防霉神器)
- 蛭石 5%
曾在臉書社團看到有人用純田土種,結果雨季全軍覆沒。真的要聽勸啊!
防蟲實戰心得
介殼蟲絕對是多肉盆栽殺手。與其噴藥,不如學我這招:
用棉花棒沾75%酒精直接點蟲,隔天就變標本。比農藥有效還不傷植物。
常見災難現場急救法
| 症狀 | 可能原因 | 急救對策 | 存活率 |
|---|---|---|---|
| 葉片化水 | 爛根/澆水過多 | 立刻斷水+吹電扇 | 30% |
| 莖部發黑 | 黑腐病 | 砍頭重種 | 看運氣 |
| 葉片皺縮 | 缺水/根壞死 | 浸盆10分鐘 | 80% |
| 長出氣根 | 太濕或太乾 | 調整澆水頻率 | 不用救 |
上個月救活一盆黑腐的桃美人,祕訣是砍頭後塗肉桂粉。對,就是廚房那種!殺菌效果比多菌靈還好。
進階玩家繁殖術
想免費增加多肉盆栽數量?葉插成功率排行榜:
- 蕾絲姑娘 (根本不用管就爆盆)
- 白牡丹
- 姬秋麗
- 黃麗
- 不死鳥 (名字夠直白了吧)
記得三年前把葉片放在濕衛生紙上發根?拜託別再這樣做!現在流行空氣發根法:
把葉片放在空盆裡,放在陽台陰涼處,等兩週冒出粉紅根點再放土上。成功率提高五成。
多肉植物盆栽QA急救站
Q:辦公室沒陽台怎麼養多肉?
選十二之卷或玉露這類耐陰款。放在窗邊+每週轉盆90度防歪頭。我同事在螢光燈下養三年還活著。
Q:澆水到底要澆透還是澆一點?
看季節!生長季澆透,休眠季沿盆邊澆兩圈就好。土沒乾絕對別澆。
Q:多肉需要施肥嗎?
春秋季用長效肥就好。去年手賤噴液肥,結果石蓮花徒長到像高麗菜。
Q:為什麼養半年都不長大?
八成是盆太大。多肉喜歡住小套房,盆徑比植株大1-2公分最剛好。
Q:買回家要換盆嗎?
塑膠黑盆先養兩週適應環境。換盆時記得修掉枯根,晾一天再種。
台灣氣候生存報告
在台北養多肉盆栽最大的敵人不是蟲害,是看不到太陽。連續下雨三十天不是開玩笑,我的解決方案:
- 補光燈每天開4小時 (別買藍光款,普通檯燈就行)
- 自製遮雨棚 (用透明瓦楞板+曬衣架)
- 梅雨季前噴百菌清預防
台中花友更狠,直接架電風扇24小時吹。他說這招比任何藥都有用。
老手不想說的省錢密技
想佈置陽台又怕破產?這些地方挖免費素材:
| 物品 | 取得地點 | 改造方式 |
|---|---|---|
| 水泥盆 | 建材行廢料區 | 鑽排水孔 |
| 鋪面石 | 河濱公園 | 洗淨煮沸 |
| 裝飾枯木 | 登山步道 | 泡漂白水 |
去年我在鶯歌陶瓷廠花30元買瑕疵品,回來自己鑽孔。朋友還問是不是日本買的。
特殊品種飼養筆記
生石花號稱多肉界的傲嬌女王。去年挑戰養十盆全滅,今年學乖了:
用80%顆粒土 + 每年只澆4次水 + 完全遮雨。重點是脫皮期絕對不能手癢撕皮,等它自己蛻變。
反而山地玫瑰沒想像中難搞。夏天休眠時整盆乾枯像死掉?別丟!九月淋場雨就復活。
終極生存者名單
給殺手級新手的保底選擇:
- 仙人掌 (嚴格來說也算多肉)
- 龍舌蘭
- 虎尾蘭
- 綠珊瑚
- 蕾絲姑娘
我媽連仙人掌都能養死,但她養虎尾蘭三年沒澆過水。對,完全沒澆!靠空氣濕度活得好好的。
當多肉變成家人之後
養多肉植物盆栽第三年,我學會最重要的事:
與其追求滿陽台名貴品種,不如欣賞手中這盆的變化。
昨天發現養了兩年的白鳳終於曬出紅邊,比買到限量包還爽。
對了,文章開頭那盆熊童子後來怎樣?
狠心剪掉爛根晾三天,換上純顆粒土。
現在冒出五個新芽頭,活得比我還滋潤。
養多肉就是這樣,給點耐心,它們永遠回報你驚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