浮葉性水生植物養護全攻略:種類挑選與居家技巧

前陣子我跑去宜蘭一間民宿,他們在庭院大水缸裡養了睡蓮,那種葉片浮在水面上、開著淡紫色花的畫面,真的讓我呆看了十幾分鐘。回家後我就手癢想試試,結果第一盆買來的台灣萍蓬草居然被我養到葉片發黃... 後來才搞懂,原來這種植物不是丟著不管就能活的。今天就想來聊聊這些迷人的「浮葉性水生植物」,順便分享我踩過的坑。

為什麼你該認識浮葉性水生植物?

這些植物不只是好看而已。你知道嗎?台灣有些濕地復育計畫,靠的就是浮葉性水生植物來改善水質。像關渡自然公園就用龍骨瓣莕菜吸附重金屬,效果超乎預期。但如果你只想在陽台弄個小水景,選對種類更重要。

浮葉性水生植物的生存秘密

這種植物的葉子會直接漂在水面上,根系則扎進水底泥土(或盆土)裡。最大的特色就是葉片表面有蠟質,水珠滾來滾去不會沾濕葉面。我曾經傻傻地拿噴霧器噴它們,結果根本是浪費時間——水分直接在葉面上滾掉。

台灣常見的浮葉性水生植物種類

不是每種都適合新手養!下面整理幾個台灣容易取得的品種:

中文名稱 特色 光照需求 推薦指數
睡蓮 花朵顏色多樣,夜間閉合 全日照 ★★★★★
台灣萍蓬草 台灣特有種,黃色小花 半日照 ★★★★☆
龍骨瓣莕菜 葉緣鋸齒狀,淨水能力強 全日照 ★★★☆☆
水金英 亮黃色花朵,生長快速 半日照以上 ★★★☆☆
印度莕菜 小白花,葉片迷你 半日照 ★★★★☆

(註:推薦指數基於栽培難易度與觀賞性綜合評分,五星最適合新手)

我自己最推睡蓮和台灣萍蓬草。睡蓮品種多,有些迷你種連小臉盆都能養;萍蓬草則是台灣原生種,開黃色小球花超可愛。不過要提醒... 水金英長超快,兩個月就能佔滿整個水缸,我都開玩笑叫它「水生界雜草」。

浮葉性水生植物去哪買才不會被騙?

我踩過雷!在網路買號稱「迷你睡蓮」,結果寄來是普通品種,長大後葉片比我手掌還大。這裡分享幾個可靠來源:

  • 實體園藝店:建國花市、台北花卉村都有專賣水生植物的攤位,現場挑最保險。
  • 農改場銷售:桃園區農業改良場偶爾會賣台灣萍蓬草,品質穩定又便宜。
  • 專業水生植物網購:像「水草森林」這類評價高的賣家,品種標示清楚。

注意! 別在路邊隨意採集野生的浮葉性水生植物。第一,違法(很多是保育類);第二,可能帶病蟲害回家污染其他植物。我有朋友不信邪,結果整池魚都死光。

在家養護的實戰技巧

養死兩盆才學到的教訓,濃縮成這幾點:

容器與水質

  • 容器深度至少30公分,給根部生長空間
  • 自來水要先曝氣三天除氯(我偷懶用過濾水也行)
  • 每週換1/3的水,別全換!水質震盪會傷根

上個月我突發奇想用雨水代替自來水,結果藻類爆長... 專家說雨水含氮量高反而助長藻類,又學到一課。

土壤與施肥

絕對不能用一般花土!會溶散污染水質。我用過最成功的配方:

  1. 底層:田土或黏土(約5公分)
  2. 中間層:半熟化的堆肥(2公分)
  3. 頂層:粗砂或礫石(約3公分,防土上浮)

肥料要用水生植物專用緩釋肥,塞進土裡才有效。那種液肥根本浪費錢,倒下去就被水稀釋了。

光照與溫度

多數浮葉性水生植物需要強光。我放在西曬陽台,夏季每天有4-5小時直射光剛好。但要注意!水溫超過30°C會傷根,我有年夏天忘記遮陰,整盆水煮成溫泉... 後來改用白色容器反光降溫才解決。

浮葉性水生植物在生態池的應用

如果你家有庭院想挖生態池,這種植物就是主角。它們能:

  • 遮蔽水面減少藻類光合作用
  • 根系吸附懸浮微粒淨化水質
  • 提供魚類躲避空間(我的錦鯉超愛鑽睡蓮葉下)

建議搭配比例:水面60%覆蓋率最佳。太少沒效果,太多會阻礙氣體交換。上次去參觀雙溪濕地公園,他們就是用台灣萍蓬草搭配沉水植物,水質清澈到能見底。

常見問題快速解答

Q:浮葉植物葉片發黃變小怎麼辦?
通常是缺肥。試著在根部附近塞顆粒肥,兩週內會有改善。我的睡蓮去年這樣處理後,新葉比手掌還大。

Q:如何避免孳生蚊蟲?
養幾隻孔雀魚或大肚魚吃孑孓最有效。別噴藥!會連植物一起殺死。我試過放驅蚊燈,效果沒魚好。

Q:冬季需要特別處理嗎?
多數品種冬季會休眠,枯葉別急著剪!留著保護生長點。我有次手賤清理太乾淨,結果春天沒發芽...

Q:適合與哪些魚混養?
溫和的中小型魚最佳(如蓋斑鬥魚、斑馬魚)。錦鯉或吳郭魚會啃食根系!我損失過兩株印度莕菜才學乖。

你可能忽略的進階玩法

除了觀賞,這些植物其實很實用:

可食用品種開發

龍骨瓣莕菜的嫩莖能炒食(俗稱野蓮)。美濃地區甚至規模化栽培,吃起來脆脆的像水蓮。我試過在盆裡種,採收期比土耕短很多。

水耕系統搭配

把浮葉性水生植物放在魚菜共生系統的水面層,既能遮光控藻,又能吸收水中硝酸鹽。我朋友在屋頂用IBC桶實驗,種出來的萵苣比土耕還鮮嫩。

台灣特色觀察點推薦

想看看野生浮葉性水生植物?這些地方值得去:

地點 特色物種 最佳季節 備註
台北關渡自然公園 台灣萍蓬草、龍骨瓣莕菜 5-9月 設有解說牌
台南官田水雉園區 印度莕菜、水金英 全年可見 可預約導覽
宜蘭雙連埤 稀有浮葉植物群聚 夏季 生態敏感區勿擅入
桃園觀新藻礁保護區 濱海型浮葉植物 春季 潮汐影響大

特別提醒:雙連埤屬保護區核心地帶,只能在周邊步道觀察。去年有網紅闖入踩爛整片菱角田,被罰款還上新聞,千萬別學!

關於浮葉植物你可能想吐槽的事

最後講點真心話。雖然我很愛這些植物,但有幾個缺點得老實說:

  • 擴張性太強: 像水金英或大萍,幾天沒注意就覆蓋整個水面。我有次出國兩週,回來連魚都看不見...
  • 清理麻煩: 枯葉掉進水底撈不到,久了會發臭。現在我都用長夾子慢慢夾。
  • 冬天醜到想丟掉: 休眠期只剩爛葉漂著,家人還以為我養了一盆廚餘。

但每次夏天看它們開花,這些缺點好像又能忍了。昨天我的紫色睡蓮開出今年第一朵花,手機拍了二十幾張照片——這就是中毒症狀吧。

對了,如果你剛入門,強烈建議從最便宜的台灣萍蓬草開始。一盆才百來塊,養死了比較不心疼(笑)。等摸清楚水性再挑戰名貴睡蓮品種,像是那種花瓣帶漸層色的,隨便一株就要價上千...

有問題歡迎留言討論。下次可能會分享怎麼用浮葉植物佈置水景缸,想看的人多我就寫一篇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