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真的,每次爬山看到路邊不起眼的小花小草,我都會停下來多看兩眼。你知道嗎?台灣這個小島可是藏著超過1,000種特有植物,全球特有種密度排名前幾!這些植物出了台灣就看不到,像是活的地理課本,記錄著島嶼六百萬年的演化故事。
去年春天我在合歡山拍杜鵑,遇到個香港來的阿伯問:"少年耶,這花只有台灣有喔?"我才驚覺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身邊就有世界級的自然遺產。這篇就來聊聊這些寶貝,從哪裡看、怎麼認,到為什麼保護它們跟我們每個人都有關。
台灣特有種植物為什麼這麼多?
冰河時期那會兒,台灣成了生物避難所。海平面下降讓台灣海峽變成陸橋,植物從四面八方遷徙過來。後來冰河退去,海水重新隔離台灣,這些植物就在島上演化出獨特性狀。加上台灣從海平面直衝3,952公尺(玉山主峰),垂直落差創造出熱帶到寒帶的環境,讓不同習性的植物都能找到家。
台灣大學標本館的數據顯示,全島4,500多種原生維管束植物中,特有種比例高達23%。記得某次跟研究員聊天,他說:"你去合歡北峰走兩小時看到的特有植物,可能比在歐洲走兩星期看到的還多。"
實際案例:咬人貓的生存智慧
在陽明山二子坪常被咬人貓刺到(超痛!),但這傢伙其實是演化高手。它葉背的焮毛會注入蟻酸,鹿看到都不敢吃。有次帶小朋友解說,有個小五生問:"那牠幹嘛不長刺就好?"問得真好!研究發現牠的化學防禦比物理防禦更省能量,這就是特有種適應環境的生存策略。
必看台灣特有植物Top 5
- 台灣一葉蘭 - 每年三月阿里山森林遊樂區人潮爆滿就為它。花瓣像芭蕾舞裙,海拔1,500-2,500公尺岩壁才看得到。但老實說現在野生族群超少,賞花請保持距離
- 台灣杉 - 司馬庫斯巨木區那棵"大老爺"樹圍比卡車還長。樹皮會剝落是它的防真菌絕招,站在樹下抬頭看真的會腿軟
- 台東蘇鐵 - 這活化石在海岸山脈還有零星分布。去年在鹿野高台看到被亂刻字的植株,真心痛
- 烏來杜鵑 - 翡翠水庫淹掉主要棲地後,現在北勢溪沿岸還能找到。粉紫花瓣邊緣有鋸齒狀裂痕是辨識重點
- 南湖柳葉菜 - 登雪山主峰必看,淡紫小花長在碎石坡上。八月花季時整片像鋪地毯,但踩到罰六千,記得走步道
哪裡看得到這些珍稀植物?
| 地點 | 地址 | 交通方式 | 推薦物種 | 注意事項 |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福山植物園 | 宜蘭縣員山鄉 | 需預約接駁車 (每日限500人) | 台灣胡麻花 鐘萼木 | 禁帶食物防獼猴搶食 |
| 觀霧國家森林遊樂區 | 苗栗縣泰安鄉 | 竹東搭台灣好行 (每日3班) | 棣慕華鳳仙花 觀霧山椒魚 | 中巴才能進大鹿林道 |
| 雙流國家森林遊樂區 | 屏東縣獅子鄉 | 枋寮火車站轉屏東客運 | 台灣魔芋 恆春山茶 | 夏季午後雷雨必備雨具 |
| 太平山見晴古道 | 宜蘭縣大同鄉 | 宜蘭轉運站搭國光客運 | 山毛櫸 水晶蘭 | 秋冬枯枝期較好觀察 |
| 北大武山步道 | 屏東縣泰武鄉 | 需辦理入山證 | 台灣擦樹 屏東鐵線蓮 | 6-9月雨季易坍方 |
偷偷告訴你,我去雙流拍台灣魔芋那次,在瀑布旁的腐植土找到三株。這傢伙開花像紫色恐龍,但味道超像死老鼠!解說員說臭味是為了吸引蠅類授粉,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設計。
秘境提示: 想找水晶蘭別擠太平山,鵝公髻山登山口往左岔路走20分鐘,潮濕杉木林下常有驚喜。但拜託別動手挖,這種腐生植物離地就死。
特有植物花期追蹤表
| 月份 | 低海拔 | 中海拔 | 高海拔 |
|---|---|---|---|
| 1-3月 | 烏來杜鵑 | 霧社櫻 | 玉山杜鵑 |
| 4-6月 | 台灣萍蓬草 | 台灣一葉蘭 | 南湖杜鵑 |
| 7-9月 | 穗花棋盤腳 | 台灣喜普鞋蘭 | 南湖柳葉菜 |
| 10-12月 | 台灣欒樹 | 台灣紅榨楓 | 玉山圓柏果實 |
保育現況警示
特有植物消失速度比你想得快!林業試驗所列管的489種稀有植物中,已有12種野外滅絕。去年墾丁國家公園的恆春山茶被發現遭盜挖,整片山坡只剩坑洞。更糟的是氣候變遷讓花期大亂,阿里山工作站記錄到一葉蘭比二十年前早開花兩週,傳粉昆蟲根本跟不上。
賞植行動指南
- 裝備建議:長袖防割傷(咬人貓和懸鉤子都很利)、200mm以上鏡頭、塑膠袋裝垃圾(山區常無垃圾桶)
- 辨識APP:推薦用"形色"拍葉子辨種,但高山訊號弱記得先下載資料庫
- 最佳時段:清晨露水未乾時葉脈最清晰,或是雨後苔蘚特別翠綠
- 行為紅線:看到排遺別亂翻(可能是黃喉貂貯藏種子處)、勿為拍照壓倒植株
有次在觀霧看到遊客摘棣慕華鳳仙花要"帶回家種",志工馬上制止。這種鳳仙花種子彈射距離只有50公分,離開原生地根本活不了。現在我都會多帶幾個夾鏈袋,遇到亂丟的垃圾就隨手撿。
台灣特有種植物常見迷思破解
Q:特有種是不是都很稀有?
A:錯誤!像台灣二葉松全島中低海拔都有,整片火災跡地都是它們的天下。稀有性要看族群數量而非特有性。
Q:能買回家種嗎?
A:法規禁止採集瀕危物種。不過像台灣百合、金花石蒜等已有人工繁殖,可向林試所登記的苗圃購買(每株約200-500元)。
Q:都市裡能看到嗎?
A:台北植物園特展區有復育烏來杜鵑,科博館植物園的台灣低海拔區也值得看。新店花園新城社區甚至用台灣原生種做景觀設計。
區域特有種分佈熱點
北部陽明山區 - 島田氏澤蘭、大屯杜鹃
中部溪頭林道 - 奇萊喜普鞋蘭、清水圓柏
南部南仁山 - 恆春福木、港口馬兜鈴
東部清水斷崖 - 清水圓柏、太魯閣薔薇
特別提醒:南仁山保護區需提前45天向墾管處申請,每天限額400人。上次我忘記申請,只能在外圍拍港口馬兜鈴,殘念!
公民科學行動這樣做
不用當專家也能貢獻!林務局的"路殺社"收集動物路死資料,同樣方法用在植物也有效:
- 發現開花或結果的特有植物,手機拍下枝葉花果特寫
- 記錄GPS座標(手機都有這功能)
- 上傳到"台灣物種名錄"或"iNaturalist"平台
我有次在桶後越嶺道拍到變葉木新變種,研究員看到照片後實地考察,確認是新紀錄種。現在用手機拍照就能參與科學發現,超有成就感!
生態旅遊這樣規畫才到位
- 一日行程:台北→三峽滿月圓(看台灣檫樹)→午餐用野菜套餐→下午找鐘萼木
- 兩天一夜:Day1台中→溪頭看奇萊喜普鞋蘭;Day2杉林溪→觀霧找棣慕華鳳仙花
- 深度之旅:參加林試所的棲蘭台灣杉行程(3天2夜約8,000元),住研究站晚上有專家講座
真心推薦找專業導覽,去年跟"台灣原生植物保育協會"的陳老師走鳶嘴山,他光看樹皮裂紋就能講出台灣紅檜和香杉的差異,比自己瞎看收穫多十倍。
最後的請求
下次在山徑看到解說牌寫著"台灣特有種",請多停留三十秒。這些植物沒法像黑熊或山羌吸引目光,卻是維繫整個生態系的無名英雄。分享個冷知識:玉山箭竹枯落物每公頃能蓄水25噸,比人造水庫還高效。保護它們不只為了好看,根本是守護台灣的命脈。
對了,如果你拍到特別的台灣特有種植物,別只放IG打個#美照。上傳到公民科學平台,可能幫研究者發現新分布點。畢竟這些綠色寶藏,是整個島嶼的共同記憶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