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說奇怪不奇怪?明明按照網上教的澆水,多肉還是爛根給你看。去年我陽台那盆熊童子就是這樣掛的,後來才發現問題根本不在水,是土用錯了!台灣天氣悶濕,隨便拿園藝土來種多肉,根本是在賭它命夠不夠硬。多肉土這東西啊,學問比你想的深,今天咱們就攤開來講清楚。
為什麼普通土會害死你的多肉?
多肉植物原生地多在乾燥貧瘠地區,根系習慣快速吸水後就能乾透的環境。台灣常見的培養土保水性"太好",雨季連續幾天陰雨,土裡的水排不出去,多肉的根就像泡在游泳池裡,不爛才怪。我曾經不信邪,拿種菜的黑土混點珍珠石就以為搞定,結果三個月內收了三盆空盆(苦笑)。
拆解多肉土的黃金配比
市售多肉專用土其實大同小異,自己配反而更省錢。先掌握這三個核心材料:
顆粒介質(60-80%)
排水主力,創造土壤間隙。不是隨便抓把砂就行,建築砂太細反而板結。我最常用這幾種:
| 顆粒種類 | 特性 | 適合用途 | 價格參考 (台幣/斤) |
|---|---|---|---|
| 赤玉土 | 微酸性,含礦物質,結構穩定 | 通用型基底,適合多數品種 | 25-35元 |
| 蛭石 | 質輕保肥,易碎 | 育苗或混少量增加保肥力 | 20-30元 |
| 火山岩 | 多孔隙,不易粉化 | 鋪面或混土,增加透氣 | 35-45元 |
| 發泡煉石 | 極輕,中性無養分 | 混土減重或墊盆底 | 40-50元 |
有機質(20-40%)
提供養分,但過多易爛根。新手建議從低比例開始:
- 泥炭土/椰糠:保水強,便宜但易酸化(花市一大包約100元)
- 腐葉土:養分高,需殺菌處理(不建議新手自製)
功能性添加(5-10%)
解決特定問題:
- 竹炭粒:殺菌防霉,南部潮濕地區必加
- 稻殼炭:調節酸鹼度,預防爛根(農資行有售)
懶得自己秤比例?直接透露我的偷吃步:赤玉土:蛭石:顆粒火山岩=6:2:2,混一匙竹炭粒。這配方在台北公寓陽台實戰三年,死亡率降到1成以下。
台灣四大區域多肉土調整心法
全台都用同一包土?肯定出事!氣候差異比你想的更關鍵:
| 居住區域 | 氣候特徵 | 多肉土調整重點 | 推薦顆粒占比 |
|---|---|---|---|
| 北部/東北部 (台北、基隆) |
多雨潮濕,日照少 | 增加排水顆粒,減少泥炭土 必備添加:竹炭粒防霉 |
80%以上 |
| 中部 (台中、彰化) |
溫和濕潤,偶有乾季 | 平衡型配方 雨季前鋪火山岩鋪面 |
70%左右 |
| 南部 (高雄、屏東) |
高溫強曬,驟雨多 | 高顆粒+保水介質 (如混10%椰纖) |
75%以上 |
| 外島 (澎湖、金門) |
強風乾燥,鹽分高 | 顆粒為主 混稻殼炭中和鹼性 |
85%以上 |
記得去年梅雨季,我送朋友一盆用中部配方種的玉露,她放基隆窗台兩週就化水。後來改8成赤玉土混火山岩,今年渡過三個雨季還活蹦亂跳。
市售多肉土真實評比(2024台灣市場版)
跑遍雙北五家園藝店,實際開箱六款熱銷多肉土。測試方法:同款3吋盆種白牡丹,澆透後置通風處,記錄完全乾燥天數:
| 品牌名稱 | 顆粒含量 | 乾燥速度 | 價格 (台幣/公升) | 適合環境 |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翠筠 多肉專用土 | 約60% | 3-4天 | 18元 | 中南部通風戶外 |
| 發酵腐植土 顆粒版 | 50%↓ | 5天↑ | 15元 | 不推薦!易爛根 |
| 日本進口赤玉土混合 | 80%↑ | 2天 | 65元 | 北部窗台/雨季區 |
| 花緣 多肉仙人掌土 | 約70% | 3天 | 22元 | 中南部半日照 |
結果很現實:便宜貨多半顆粒不足,乾得慢風險高。但高價進口土其實能自製替代,後面教你怎麼省。
DIY多肉土省錢配方大公開
自己混土成本省一半以上,材料這些地方買最划算:
- 赤玉土/鹿沼土:上蝦皮找園藝批發商,買5公斤裝約160元(花市小包裝貴1.5倍)
- 蛭石/珍珠石:農會資材行,10公升袋裝不到100元
- 稻殼炭:碾米廠或農資行,一大袋25公斤才300元(可分裝賣鄰居)
通用版DIY配方(適合台灣多數環境):
* 份量可以是任何容器,用奶粉勺也行
陽台黨急救方案:臨時沒材料?去全聯買無調味烤肉用火山石(約50元/包)敲碎,混現有培養土1:1應急,親測有效!
多肉土實戰QA:花友最常問的七個難題
舊土還能用嗎?如何處理?
可以!但絕對不能直接重用。我的 SOP:
1. 清除根系殘渣,泡稀釋漂白水(1:100)30分鐘殺菌
2. 曬太陽三天以上,徹底乾燥
3. 混入1/3新顆粒介質恢復結構
省錢重點:顆粒介質(如赤玉土)可反覆使用,有機質需更換。
換盆時土要壓實嗎?
千萬別!這是我早期犯的錯。多肉土要鬆散填裝,輕輕晃動盆子讓土自然沉降。壓實會破壞孔隙,排水效果歸零。
鋪面石有必要嗎?選哪種?
在台灣非常必要!功能不只是好看:
- 防止澆水沖刷表土
- 減少雜草與蟲卵
- 隔絕濕氣接觸莖部
推薦排序:火山岩 > 赤玉土 > 白石頭。避免彩色陶粒,夏天吸熱會燙傷植株。
多肉土長白霉怎麼辦?
潮濕環境常見問題,三步處理:
1. 立刻刮除發霉表土
2. 撒上肉桂粉(天然抗菌)或稻殼炭
3. 加強通風,暫停澆水一週
若根部也發霉,必須換盆換土!
進階技巧:特殊品種的多肉土客製化
不是所有多肉都吃同一套,舉幾個難搞的例子:
| 品種類型 | 代表品種 | 介質需求 | 獨家配方 |
|---|---|---|---|
| 塊根類 | 象牙宮、葡萄瓮 | 極度排水,怕濕 | 純顆粒!火山岩:赤玉土=7:3 |
| 葉插苗/小苗 | 新生側芽 | 微保水促根 | 赤玉土(細粒)4 + 蛭石4 + 泥炭2 |
| 十二之卷屬 | 玉露、萬象 | 透氣但需濕氣 | 赤玉土5 + 輕石2 + 竹炭2 + 泥炭1 |
我的玉露曾經三年不長大,改用高輕石配方後冒出五片新葉。品種特性比什麼大師配方都重要。
台灣花友採購地圖:高CP值多肉土哪裡買
別再當冤大頭!這些是我比價過的實體好店:
- 台北:
- 內湖台北花市(週一休)
赤玉土5公斤裝只要200元,比網購便宜
- 板橋崧育園藝
自配多肉土混合包,1公升15元可零買 - 台中:
- 東勢農會資材部
稻殼炭25公斤袋裝280元,可分購
- 惠文花市 攤位B12
專賣進口顆粒土,品項超全 - 高雄:
- 鳳山台糖花市 第7區
本地火山岩5斤100元,適合南部配土
網購推「園藝通」網站,滿千免運還能混搭不同顆粒。但急用時還是跑在地農會最划算。
養肉老手的真心話:錢該省與不該省的地方
玩多肉十年,土這方面繳過不少學費:
值得投資:
- 優質赤玉土(結構不易崩解)
- 竹炭/稻殼炭(防菌防蟲)
- 量杯與混土盆(精準控制比例)
不必追求:
- 進口品牌土(成分相似的國產顆粒更便宜)
- 華麗鋪面石(火山岩功能與顏值兼具)
- 昂貴有機肥(多肉需肥量極低)
最後提醒:別被網美照騙了!那些用純白砂種的多肉是拍照用,拍完就換盆。在台灣用那種土,保證活不過雨季。
看完還覺得多肉土很複雜?其實抓準「顆粒比例看天氣,有機質越少越安全」的原則,你家多肉就能擺脫爛根噩夢。下次換盆前,先抓把土捏捏看——濕黏成團的絕對不行,鬆手即散的才是好土!